现在的节日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不仅过着我们中国传统节日,同时也接受着西方传来节日,比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的节日都比较受我国同胞推崇。有时候给我的一种感觉我们被西方节日同化的都快忘了我们中的传统节日。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才是我们大家去大力弘扬的。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传统节日 七夕节的前世今生。
2006年的时候,七夕节被我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开始于汉代,在古代也被称为乞巧节,它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在三四千年前,人们对自然科学和天文的认识,记载了牵牛星和织女星,后来因为古代诗人在诗中的引用和歌颂,再有牛郎织女的爱情的融入,民间女子深信不疑,于是更加重视七夕,故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在喜鹊搭起的桥头相会时,姑娘们都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夜空,期盼着可以看到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见,同时内心也会祈祷自己能有个美满婚姻。随着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久而久之成了七夕节,变成了中国情人节。
因地方的不同,传播下来的节日习俗也不同,在广州,七夕节的时候会进行拜仙,但是这个是指新婚后的新年过得第一个七夕节,他们需要举办一次“辞仙”仪式,目的是要与姑娘节做一个告别之意。在湖南、浙江那边,在七夕有洗发的习俗,相传说女郎织女见面会流泪,清晨接露水洗发,这样可以得到织女的保佑。在闽南、台湾他们会拜七娘妈。中国各民族之间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但无论怎样,在这一天我们总是祈祷美好,希望自己得到神灵庇佑。
其实七夕节在山东这一带并没有很神圣的仪式和特别的风俗习惯,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我深信不疑,妈妈告诉我每年的七夕节前一天晚上都会下雨,那是因为他们一年才见一次,所以总会哭泣,眼泪就化为雨水落下来。小时候就得很神奇,总想着看一看他们见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后来听得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一个方法,就是等到七月六号晚上站在梅豆架下面可以看到,不过有一点,就是在看的过程中不能眨眼睛,不然你的眼睛就会失明。虽然得到了方法,但后面有后果,还记得小时候的想法,万一我眨眼了失明了不就坏了呀。所以虽然很好奇但仍然没有勇气尝试。
现在大知道了在七夕节就算站在霉豆的下面,我也是看不到的,而我的眼睛也是不会失明的。因为我知道牛郎织女只是凄美的爱情故事,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背后的故事。我们要怀揣一颗美好的心去感受我们的生活,节日只是我们的一个精神寄托,我们要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