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晚清,国人无不痛恨,中国的衰弱由此开始。但那个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治世能臣,比如曾国藩、林则徐等人,但是印象最深刻的人,要数左宗棠,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手握几十万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更是在古稀之年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

在古代,新疆被称为西域,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康熙年间开始,直到1757年,乾隆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收复了这块土地,并命名为“新疆”,有“故土新归”之意。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清朝势弱,新疆受到列强的窥觑。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夺取了中国东北大片领土,1864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侵占了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并妄图吞并整个新疆。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在英国的支持下,率军侵入新疆,建立了反动政权。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新疆面临被肢解吞并的危险。

左宗棠坐不住了,上书光绪皇帝欲要收复新疆,可当时清政府内部对于新疆有很大分歧,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论”,主要防御东南沿海;一是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论”。左宗棠深知朝廷的特殊心理,对塞防与京畿安全的关联做了刻意强调,最终,清朝廷选择了左宗棠的意见。

为了能最大把握收复新疆,左宗棠用一年时间筹措军饷,积极练军,因考虑国库也不富裕,他精打细算想尽办法给国家省钱,最终向朝廷申报了1000万两军费,但不知利害的朝廷东凑西凑给给了他500万两,其余的钱让他自己去借,因借钱宗棠也被搞得倾家荡产。

经过2年的征战,1878年,左宗棠彻底打败了阿古柏军,收复了南疆的所有土地。但是左宗棠没有停歇,因为伊犁还没收复,面对沙俄这个强势的邻邦,清朝内部出现了不同声音,已经70岁的左宗棠强势的“抬棺出征”,以表决心,誓死收回伊犁。

左宗棠的决心不仅鼓舞了军队,连对面的沙俄也被吓到了,第二年与清政府的谈判中,直接归还了伊犁。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省”,次年,左宗棠去世。